|
究竟谁的压力大? | |
“准考生”出现厌学情绪
近日,《生命时报》记者接到了北京某重点中学考生家长马女士的咨询电话。她说,她儿子准备参加今年的高考,平时儿子很活泼,为人爽快,不但喜爱打篮球,而且善于与人交流。但是,最近她突然发现,儿子开始食欲不振,沉默寡言。马女士说,儿子的学习成绩一直处在中上等位置,老师曾多次夸奖儿子记忆力好,头脑灵活,但最近一个多月来,儿子的记忆力大大减退,做事也常丢三落四,马马虎虎,甚至有些行为不太正常,时常突然大吼一声,或者突然从楼上跑到楼下,让马女士非常担心。
还有几天,不少学生就要迎接人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中高考了。正是因为面临如此重要的关卡,大部分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过大,部分学生开始出现厌课、厌学的情况,甚至有的学生出现了抑郁症状。而据记者了解,除毕业生外,考试带给学生的心理压力已开始向低龄学生蔓延,许多初二、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这种压力,并为之惶恐。
压力在低龄学生中蔓延
专门从事学校考试心理咨询工作的刘嘉沐老师对学生们的这种情况有多年研究。她发现,越是临近中高考,学生的心理压力就会越大。
几天前,刘老师接待了几个还只是初二、高二的孩子,也有一小部分孩子是刚刚进入高中就来咨询的。和他们聊天后发现,其实他们在平时和同学相处都很融洽,在学习上也是让老师放心的孩子,可当他们感受到身边的哥哥姐姐们每天都要面临考试的压力和对未来的抉择时,随着考试的日期一天天临近,他们不同程度的都出现了一些心理变化,比如不再愿意与家长、老师、同学多沟通,有时还会对身边的人存在一种敌视情绪,甚至发展到看自己都不顺眼的程度。刘老师说,这些学生因外界和自身各种压力所带来的心理上的影响,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考前综合征”。
让孩子放松心情去考试
为了缓解学生们的心理压力,不少学校开始要求学生每天至少锻炼1小时来放松心情;应适当组织课外文艺、体育活动,进行德育教育;限制学生的作业量,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此外,一些学校还准备聘请心理专家,告诉学生如何应对中高考,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校正,帮助学生把灰色6月,变成金色的回忆。
现在的孩子生活较为安逸,基本上是想什么有什么,以致他们对生活没有了更高的追求目标。而学生们的压力主要来自社会评价的压力、老师教育的压力、家长期望值较高的压力以及自我施加的压力。重压之下,考生的心理负担让人担忧,家长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同样不可小视。对此,刘嘉沐奉劝家长们期望值不要过高,不要给孩子画圈子,更没必要全家人像上战场一样,对孩子进行无微不至的特殊照顾,那样只会让孩子感到烦躁。家长只要让孩子知道你们在关心他就足够了。同时,考生也要学会劳逸结合。
另外,刘嘉沐还强调,有些家长在临考前每天都让孩子吃大鱼大肉、生猛海鲜;有的还因为看电视会影响孩子复习,决定考前一段时间全家不看电视,不大声说话。这无形中更给孩子施加了不小的压力,会使得孩子的心情无法放松。她建议各位考生家长,不要对考生太在乎,太重视,更不要有特殊照顾。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孩子才能以平常心对待考试,发挥出更好的水平。不过,要想从根本上解除学生们的考试压力,必须做到淡化中高考,才能从认识上根本减压。▲
《生命时报》 (2007-05-29 第09版)